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

日本篆刻家足達疇邨的昭和2年臺灣行


台灣篆刻界在「日治時期」與日本間常有交流。宗師級「篆刻大家」足達疇あだちちゅうそん18681946)的「台時間點1927年的117日至1216日)」與「台背景」很微妙。昭和2年日本金融恐慌,台灣却安定,顯現有雄厚財力。票選『台灣八景』已公佈;費時3年台北「龍山寺廟新築落成」昭和21211日起,連續5日慶祝活動。邨氏「掛名弟子」鹽谷壽石的『老子「道德經」全文套印』正風光地在『臺灣日日新報』連載,享受日本篆刻家在自己國內報紙也未曾有過的待遇。吳昌碩(1844.9.121927.11.29)死去,應會在其他地域的篆刻界激起漣漪。

邨氏之台灣行,較有可能由另一名「掛名弟子」小野支山接待遊歷台南,但『臺南新報』資料已散佚。在台北與篆刻界的互動情況可知,主要是因為仍存有魏清德〔潤庵〕的記錄。現整理於下:

1﹒來台訊息
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昭和2(1927)117日『夕刊』第二版,〈篆刻の大家疇邨翁來臺〉記事全譯於下:

據聞篆刻家,現今第一名手足達疇邨翁,這次為了探訪蓬萊風光,現駐留於本地尾崎古邨(即尾崎秀真)家。翁出身濱村薇山(即濱村藏六四世18261895.2.24師門;旁通詩書,特別於『篆‧隸』堪稱古今無人可並駕。在留期間可應『希望者』之需,揮毫篆刻

2﹒有「潤例」的報導
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昭和21110日『夕刊』第四版『無腔笛』專欄,〔主筆〕魏潤庵的全文照錄:

臺灣美術展」閉會(昭和21128日起10日間,「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」在「樺山小學校講堂」舉行),「黃土水君之彫刻個人展」亦不復延期(昭和21156兩日,在「臺北博物館2樓」舉行);此間吾人對於各藝術品印象,尚歷歷如在目前。

吾人茲更介紹:東京第一流「篆刻大家」疇村足達先生之來臺。

原夫『篆刻』一途,固東洋日支兩國所獨創,為「黃髮碧眼白皙洋人」所摸索不解之處。其始則漢秦官私鑄印,降至元明清摹刻,遂駸ㄑㄧㄣ駸乎彌盛。雖楊子雲有『雕蟲小技』之說,實則「文人墨客」莫不藉以游心物外。刀法之講求、字畫之考證、位置之疎密談何容易!趙趙孟頫吾丘衍文彭何震之輩,擅美於前。有清桂未谷桂馥、鄭ㄈㄨˇ、鄧石如、翁覃溪翁方綱、丁鈍丁丁敬、黃小松黃易輩,踵盛於後。又降至晚近,則徐三庚、吳ㄈㄡˇ吳昌碩等,是其卓卓者也。

村先生,現寓於東京市趜町區隼町。『篆刻之力量』勿論足與徐三庚、吳廬諸大家雁行,而無所遜色。『詩』則夙與,故森槐南、本田種竹、永坂石,今之國分青厓、岩溪裳川諸名士,相周旋往來。傍通『六法(指『六書』)』,而於『篆書』一途猶深造焉。

▲先生此回之來臺,為欲探取蓬萊秋色,現投止在三十餘年前老友尾崎古村氏之「讀古村莊」。古村氏亦「斯道」具眼者,宜其苔岑相契、氣味相投也。

▲疇村先生老矣!然極矍鑠。童顏大耳,髯鬚颯爽,樽酒細論,談笑泉湧,固一見而知其為『老詞客』也。於是在『北』之「內‧臺人」斯道同好者,若:小松吉久〔天籟‧孤松〕、石原〔西涯〕幸作、鷹取〔岳陽〕田一郎、小野〔支山〕、大久保石壽、諏訪〔素濤〕忠藏、高澤〔南山〕尾崎秀真〔古村‧白水〕、大津鶴嶺、豬口〔鳳庵〕安喜鹽谷〔壽石〕彌壽次、魏〔潤庵〕清德、劉〔篁村〕克明(時任「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」教諭)高橋〔滹山〕醇領、高井〔得堂〕清隆、松田〔寄山〕德三諸氏,出為「發起」。得先生之鼎諾:『篆刻金石』每顆拾圓,『揮毫書畫』每枚十圓;應「同好者」之需,共結『篆刻‧書畫』雅緣。

夫燈下傳箋,密護鯉魚之信;花間讀畫,濃題蝴蝶之圖;則圖印之精,不可不講也。書畫雖斷縑片紙,物以人重;小窓對晤,想見其人;亦足以促『古藝術心』奮起。

『外來藝術』風靡今日,此種『純東洋固有篆刻書畫』猶有提倡‧保有‧發揮之要。

3﹒魏清德的贈詩像說教
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昭和21117日第四版,刊出〈疇邨‧白水二先生惠臨,喜賦長句三十韵奉贈魏清德〔潤庵〕的漢詩

軒軒村翁,落落商山侶;采芝駐童顏,髯長一尺二。

少小聞翁名,今茲喜相值。前宵走訪翁,覷面慰寤寐;今宵翁過存,倒篋談奇字。愛翁篆刻高,源流窮變異;上追蝌蚪文,蒼然發神思;下逮元明清,作者遵「六義」。

贈我石一拳,疑從仇池至;小篆題上頭行行斯氷意;朱泥手親調,色澤鮮而膩。

臺灣本孤懸,久共蓬萊秘;居鄰帝釋天,席割牛皮地。有明國姓爺,憤逐紅毛去;篳路襤褸功,先民開其利。白水有真人(指尾崎秀真),史材勤羅致。為言四千年,『志乘』多不備;誰知貝錦珍,『禹貢』夙所記。即依『卉服論』,舍此亦無類。

我言我臺灣,亂峰插天翠;時興膚寸雲,垂垂四海被。豫章大千尋,雷斧不敢試;山鬼隻腳跳,澗猿飲連臂。此間鳥迹書,仙真或遺棄;黑潮吹拍空,群鯨若結駟;平田稻雲黃,常夏富果餌。願翁探討餘,收拾歸「印笥」。豈無「鐵筆」資?感觸神游戲!我酒味愧,我詩狂能恣;歡愉美邂逅,無懼拚一醉。

4﹒與「台灣印人」雅集,共刻一印
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昭和21122日『夕刊』第四版,刊有〈魏清德〔潤庵〕的圓山蜆亭雅集〉文章附「印影」,「印文」白文陰刻『偶來太古巢邊地,同挹ˋ此處做「揖」解蓬萊島上仙』。

漢文照錄

「蜆亭」在臺北圓山「明治橋」畔,下臨「基隆川」清流;過橋為「劍潭山」,又其西,則陳迂谷先生「太古巢」遺跡會為歡迎「東京篆刻宗匠」疇村足達翁而設也。維時昭和丁卯十一月念(即「廿」字)日。

「豫會者豫字宜做「與」解」各刻一字或二字。囑潤(通「撰」字)句。外為:小松〔天籟(年輕時號「孤松」)吉久豬口〔鳳庵(亦號「葆真」)安喜、宮本瓦全城(俳畫家,「ゆうかり」社社員。該社發行月刊ゆうかり》,通稱為《油加利俳句誌》;月刊各號的「封底」常設『同人印譜』園地,刊登社員自用印或藏印的「印影」,是「日治台灣」推廣篆刻的助力、〔玄中〕黃淵源(時任「新莊街長」)、〔潤菴〕魏清德等,賓主凡十有七人。

刻印之分工〔標示於「印影」左側〕

『偶』三浦東仙淺吉(時任「殖產局農務課」雇員)『來』小野支山『太』高澤南山(「ゆうかり」社社員)『古』高井得堂1938.5.29死去)『巢』尾崎古村(白水)『邊』松田天村(德三,台北刻印及工藝品店「以文堂印房」主人)『地』(同人;即仍是松田德三)。

』諏訪素濤。『挹』(同人;即仍是諏訪素濤『蓬』鹽谷壽石『萊』鮫島巨洲(清;「ゆうかり」社社員,時任「基隆稅關」檢查課「鑑定官補」)『島』西樵仙『上』石原西涯。『仙』足達疇村

5﹒返國訊息
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昭和21216日『夕刊』第一版,〈足達疇邨氏歸京〉記事全譯於下:

上個月來到臺北市,在留中的東都篆刻家足達疇邨,已結束「南部方面」的旅行。將於16日上午920分從「臺北車站」出發,就其歸東京之途。

6﹒小結

「台灣神社」還在「太古巢邊地」的『日本時代』,主祀神「能久親王」也是『蓬萊島上仙』呀。魏清德〔潤庵〕撰句『偶來太古巢邊地,同揖蓬萊島上仙』,真是富「創造性糢糊」有夠「包容力」;選用『揖』字,較其他『拜』字等,各方人士更能接受。
『臺灣日日新報』的「印影」,與『魏清德撰句』是會永留於『台日篆刻交流史』上的。「筆者」仍有冀望該『昭和2年與足達疇邨的共刻印』得到保存,是為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