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力求面目一新的北投溫泉〉
1﹒
島都臺北,近有「北投溫泉」,於密接便利之點,「東京‧箱根」是不能相比的。
東仰七星峻峰,西望觀音山夕陽,大屯峯巒迫接眉毛,可近眺朝夕雲霧去來。「浴場」宏壯,境內大樹古木蒼鬱,在久住臺北已見慣者眼裡,或許認為沒有怎樣;但與「內地」任何地點相較,都是宏偉的溫泉場。況且與島內首都臺北,位置近若眉睫;坐火車三四十分鐘(『臺北淡水線鐵道』宣傳『台北車站』到『北投車站』三十分鐘),搭乘『乘合自動車』約十五分即可抵達(『巴士』宣傳二十二分鐘),有交通便利之地。不單是宜於『清遊』,『濁遊(意圖『買春』之旅;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明治44年1月19日第三版〈北投の昨今〉記事,報導「松島屋」有『賣春婦』)』亦不可缺少,堪稱重寶利便之所。
但截至數年前(指大正5(1916)年4.10~5.15在臺北舉辦『勸業共進博覽會』以前),僅「天狗庵」在困苦中收支相償,「松島屋」多少有賺。而本地規模第一的老旅館「松濤園」為首,「養生館」、「星之湯」等北投的「旅館」、「料理店」,賺錢的沒有1家。
從「南支」渡臺灣,偶爾會來北投遊玩的某氏談話:臺灣若無「北投溫泉」,則臺灣完全無意義無價值;至少在某種意味上,臺灣價值半減;這是極端的『北投崇拜說』。反正是真的有遊客合意的景緻與溫泉,又有島都十萬人口後援,北投不繁昌還真是不可思議呢。
2﹒
當年,北投僅有不到十家的旅館都在喘氣,要持續都難,隨時總似都有「空室」。直到大正5年的『共進會』,不單是「島內」,「內地」也有大批「來賓」。這群人大多是想一試『北投清遊』;北投旅館不問大小全都客滿,服務人員忙到翻、氣要絕。
大正5年的『共進會』,對北投事實上如同旱魃降下大雨。半死不活的「旅館」皆因此給注入活氣。雖然至今日仍偶有想廢業的,却都未廢業;就因為曾有這段黃金時期,都還願意忍耐,繼續營業。
與『共進會』同時,往返「新北投」的「火車」、「乘合自動車(巴士)」也開始運營。隨著交通便利讓遊客日增,北投景氣果然不再萎縮。其後,雖未像先前『共進會』那樣,但大約都可維持現狀。
3﹒
然而自昨年(1918)開始,隨著一般世間景氣,北投也大幅景氣高漲。到了昨年,是只有「買家」、全無1間「賣家」。「養生館」、「星の家」、「愛姬館」、「神泉閣(「松濤園」浴場;由板垣退助伯爵命名,籾山衣洲書題『匾額』;見『臺灣日日新報』大正3年6月4日第二版『無絃琴』專欄)」、「松島屋」、「安田屋」等,由昨年(1918)至今年(1919),都在改築或增築。(『臺灣日日新報』大正8年3月14日第七版,有〈養生館の增築〉記事)
特別是今年(1919)春季夏季「股票市場」旺盛時,不要說深夜1點2點,就算到了深夜3點鐘,還是有很多帶著「藝妓」,搭乘「自動車」的來客。一流旅館遭逢到,服務人員深夜無法入眠的景氣。據說在此時節,某客人訂一等餐食與泊一夜,給索取20圓。「北投旅館」的泊一夜需要20圓,這氣勢還勝過近時的鎌倉周邊。就因為有「傻客人」與「貪圖享受者」,造就這一短暫時期的景氣。
到了 (1919年)秋季,股票熱氣轉趨鎮靜,北投景氣降溫了幾分,但還不至於說是『不景氣』。北投業者仍對今後從事「旅宿」、「料理店」可以繁昌深信不疑;世間一般也視榮景為有望。
當出現二三新築開業計畫之時,突然聽到「星の家」、「愛姬館」要給售出,教世間吃驚不小(『臺灣日日新報』大正8年9月6日」第七版,『花柳たより』專欄報導傳聞,臺北的「梅屋敷」以一萬一千圓買收「星の家」)。
新開業、世代交替,其他如「星の家」變換「所有者」,與「新別墅」增加等,今年(1919)實可劃為北投的嶄新時期,大變化大改造之年。堪稱北投開拓始祖的松本龜太郎〔無住;1864~1918.11.19〕、平田源吾〔天狗老人;1845~1919.7.7享年75歲〕,在這一波改造變革開始時,很不可思議地都離開此世。10年前的(明治時代的)「經營者」幾乎都已經不在世。
4﹒
先來說新築這方面的。有「裏北投」新築出的「朝陽號」,與松本安藏辯護士新築出之「奧の湯」。
新建的「朝陽號」所在地「裏北投」,是與今日眾家「北投溫泉場」完全反方向,在「衛戌病院」的後邊。沒有像「表北投」富樹林蒼鬱之趣,取而代之的是,展望開闊無他處可比。七星、大屯、紗帽諸山,不用說都在附近;西望可見淡水河畔平原綿延到桃園山地。「裏北投」的溫泉水,似是引用與「公共浴場(即現『北投溫泉博物館』)」同質之溫泉。此「溫泉旅館」雖尚未完成,但其所在地點已讓人「視界」改變,一定可招攬到相當多的客人來。
松本安藏氏的「奧の湯」,是在「偕行社」後方更遠2町(1町=109.1m )之處。因是在「北投溫泉」中最遠處,故以「奧の湯」名之;供久我懋正〔樂水;名記者,喜好收藏『蕃產品』〕翁隱棲,同時交由久我夫人經營「溫泉旅館」。雖然抵達是路程稍遠,但已有平整道路,應是毫無困難。彼邊僅相隔幾許,但周圍景色大幅改變;與旅館相接的後山有磊磊大石,其間生長許多矮松,總覺得似「內地」原樣。上到此處極為閑靜,沒有在下方的雜沓與俗氣。愛好閑靜之人,携其家族嘗試來此入浴清遊一日,最為適當。
說到這「奧の湯」、「朝陽號」,是在從來「北投溫泉」圈外的新築,這在『北投發展史』應予以特記吧。
5﹒
人盡皆知「星の家」旅館由「梅屋敷」接手,美代姐負責經營。她對客人絕不分『多金客』與『貧乏客』,都採取同樣親切細心對待的方針。若持續此方針,無疑定會繁昌。
「愛姬館」換由「吾妻」旅館的「お清さん」接手。雖然她已入駐「愛姬館」,但金錢交易尚未付清,能否平順完成還不確定。
管理「星の湯」的原是「木曾の婆さん」。因為「星の湯」這一整片地,由金子圭介氏讓渡到草場氏手裡;她對「星の湯」的管理也停止了。又聞於「臺銀俱樂部」之下、「山梅軒」之前,已在新築計畫中。(「星の湯」初建成,見『臺灣日日新報』明治44(1911)年4月9日第三版〈大浴場新設〉記事,報導由金子圭介出資興建,擬請「松濤園」代為經營。另在「台灣產業評論社」昭和12年7月28日發行,佐藤政藏編輯《臺北州下の溫泉》頁50,敘述「星の湯」以南至山腹的整片地,是「星の湯」主人佐野氏所有。)
6﹒
本年(1919)已完成的別墅有:「臺銀俱樂部」旁的「樋詰正治氏的別墅」(「台銀俱樂部」於『大正四年北投地形略圖(見《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誌》頁164,大橋捨三郎編輯S16.2.11發行)』已有。另查閱『臺灣日日新報』知「北投臺銀俱樂部」於大正8年1月起,也對外開放利用。),「偕行社」後邊的「林熊徵氏的別墅」。
還有,「松濤園」無人不識的聞名女侍「お勝さん」,據說準備加入「松濤園」鄰地,最近林熊光氏得手之新地,正計畫新築的旅館(即「八勝園」。可證諸①佐藤政藏編輯《臺北州下の溫泉》頁50,②《臺灣實業界》昭和8年6月號頁22〈北投溫泉繁昌記〉,③「臺灣案內社」S5.6.21發行,中島春甫著《台北近郊の北投草山溫泉案內》頁46,提及「お勝さん」姓「森」)。
今年(1919)
北投的發展真是一片光明。(全文完)
【註】大正8年「北投溫泉」之變貌,於『臺灣日日新報』大正8年2月4日第七版〈近頃發展して來た北投の溫泉宿、記錄破りの正月〉記事也有類似報導;雖有提及營業數字,然於情報量與風趣面,遠遜於村木鬼空之『本篇』,故未再整理。